政府高教協力 解決社會難題
他鄉/故鄉:原民遷村的文化培力、創新與再生產
--政府高教協力 解決社會難題
屏東大學位處國境之南,長期深入屏東縣山地鄉,深度關注原住民議題並累積許多研究成果,以高教研究資源投入「大學社會責任」工作。然而,有鑑於屏東地區原民議題需要長期且延續的研究資源投入,始能徹底發掘並解決原民所面臨之困境,因此在古源光校長帶領之下,特別邀集長期關注原鄉發展議題的社發系邱毓斌主任、夏傳位副教授、原住民專班李馨慈副教授、林慧年副教授、文創系古淑薰助理教授,共同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以「他鄉/故鄉:原民遷村的文化培力、創新與再生產」為主題,向科技部提出「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之申請。
本計畫歷經科技部審查計畫構想,聽取研究團隊簡報之後,通過本校申請之研究計畫,並給予為期三年,每年最高800萬元的計畫補助經費,這不僅是本校投入社會責任的新里程碑,也代表本校推動USR的研究成果深獲政府機關高度肯定。
本項研究的初衷,起於莫拉克風災過後不久,學界與原住民團體對於政府安置政策的初步評估是相當悲觀而負面,當年原本標舉「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的重建原則,短短不到2天卻改變方向,確定「一次到位」的重建方向,略過中繼階段,直接選擇以永久屋為主的安置政策(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 2013: 50)。
風災至今已十二年,期間屏東境內原住民族以身實踐,測試「災難與復原」研究的二個互相爭辯的立場:「滅族論」所帶來的文化與社群衝擊惡果,以及「適應論」由變遷環境中產生的文化能動性。現實中我們觀察到這些遷村部落,心懷原鄉卻未必僅限於原鄉,人在他鄉卻未必從此身在異鄉,在「返回原鄉」或「認同園區」兩種復原策略選擇中,我們看到在地部落都努力進行不同的文化傳承與深耕策略,當然,也遭遇到當初斷然決定永久安置的政府機構所未能遇想到各種困難。
本計畫選定三個部落:阿禮、吉露(魯凱族,遷至長治百合園區)與來義部落(排灣族,遷至新埤鄉新來義部落)作為實踐場域。這三個當年政府決定執行「異地重建」政策之部落,各自的自然地理條件與社會結構變化均有不同,來義部落與原居地距離最近,吉露部落與阿禮部落均遭判定為不適合住居,而全部撤離。這些差異性某種程度造成各部落發展出不同的文化傳承的模式以及部落認同--包括如何連結「原鄉」與「園區」的策略。
部落靠著自己的韌性與力量,在原本政府未顧及「人與土地」緊密文化聯繫的錯誤重建政策中,逐漸摸索出一條復甦的道路,社會團結的力量甚至讓錯誤政策也產生非預期的正面結果。然而旺盛的生命韌性卻也是根植在朝不保夕的基礎之上,這也是本計畫能夠介入之處,其實踐意義在於,如何讓這條裂縫開得更大,協助部落文化花朵有更多呼吸茁壯的空間?同時,如何讓部落力量穩定茁壯,防止另一個錯誤政策將縫隙填補起來。換言之,在這個各原民部落在故鄉/他鄉之間碎裂與重建的努力過程中,在地大學的教學、服務與研究力量,可以與部落各種組織協力合作,透過創新實踐以及積極培力來解決困難,讓這因災難而遷村的原民部落文化得以傳承與再生。
計畫預期效益上,首先透過設置四平台,提供屏大師生調查與服務量能之盤整與介入,各團隊與在地組織發展出對接與協作關係,強化各組織於四個領域的能量。其次,透過五個子計畫,深化研究場域三個遷村部落所遭遇之多面向問題,整理場域經驗,期能累積原住民在不義地理下的族群生存與文化傳承相關知識。最後,長期經營也將強化本校於原住民族遷村之研究與人才培育能量,為在地族群發展注入新的專業與活力。